以2020年为分界线,以“双千”为新起点,中国声谷将在2021年迈向更快的赛道,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声谷持续推出“与中国声谷共成长”系列策划,希冀通过代表企业人物专访,描绘中国声谷与基地企业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成长的发展历程。
“与中国声谷共成长”第六期,走进中国声谷企业——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类脑”),对话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海峰。创业3年多来,中科类脑飞速奔跑,聚焦“AI+电力”领域,并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正致力于成为国内能源智能化的“引领者”。
去年底, “2020 中国隐形独角兽 500 强榜单”首次对外发布,中科类脑榜上有名。
AI+电力抢占能源领域技术应用
随着AI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AI+教育、AI+通讯、AI+交通……一批以“AI+”为概念的企业走进公众视野,产品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成为了传统行业迈向新台阶的新一代竞争力。
传统的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一般包括外部目视检查、耳听检查、嗅觉检查、手摸检查。尽管人工24小时检查,难免也有疏忽的地方。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计算机拥有了人类的听觉、嗅觉。通过海量数据集的收集、训练和验证,计算机可以根据味道分子的结构特征、声音的频率等,模拟人类输出对味道和声音的认知,进而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而这正是中科类脑的“解题思路”。
中科类脑经过不断摸索,选择了“AI+电力”这一赛道。针对电力场景特性,中科类脑结合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技术,研发了多种关键技术,如小样本学习、电力3D场景仿真、基于学习的分割算法、跨媒体多模态融合等,构建“端-边-云”协同解决方案,通过自主感知智能终端、边缘“智能+”类脑盒子、业务赋能云平台的协同融合,对通道环境、塔杆本体和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异常信息,实现提前预警,持续提升电力业务的智能化水平。
截至目前,根据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真实海量场景数据,中科类脑已开发出120+类算法,助力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保障城乡居民稳定供电、安全供电。
强技术+懂业务构筑更多场景化创新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成立的中科类脑,2018年入驻中国声谷,在2020年即完成了A轮亿元融资,该轮融资主要用于能源智能化领域业务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及市场布局。
“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科类脑具备持续不断的源头技术创新能力。”中科类脑创始人刘海峰介绍,中科类脑自建了一个高质量的研发团队,同时依托两个国家级的科研平台,一个是布局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另一个是布局网络智能的未来网络实验室。
从技术到市场,隔了多远的距离,没有一个准确的“长度”。刘海峰分析,如果能尽快找到突破口,关键是需要找到一批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人。“强技术+懂业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加速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落地进程,创造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这一思路,很快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快速打开了中科类脑的市场化之路。公司目前已在能源、交通、教育等领域落地,输出多款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并以能源行业为标杆,打造垂直深度发展人工智能落地闭环的典范,并逐步在不同场景深度赋能。
截至目前,中科类脑已先后获评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产品也分获“第一届国际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大赛”一等奖、世界制造业大会创新产品金奖、国家电网第五届“青创赛”金奖等重要奖项。
好平台+优质人才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为降低人工智能学习使用门槛、提高开发效率,中科类脑联合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创新示范工程和行业应用融合,构建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和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类脑智能开放平台。
该平台以超大型计算集群为基底,以海量标注数据为强支撑,建立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的创新环境平台,支持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调试、训练与业务支撑,旨在提升科研支撑力度,提高AI顶尖人才培养水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人工智能创新门槛。
在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稀缺的大背景下,专业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合肥拥有各类高校、研发机构,储备了大量优质人才。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是一个孵化性的平台,它就像是一个厨房,基础算力就像厨灶,海量数据是素材,机器学习算法是调料,作为厨师的开发者,在云上就能轻松使用,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让开发者更专注于业务和科研。”刘海峰介绍,目前,类脑智能开放平台2.0版已上线,平台使用率稳定持高,活跃用户1万人次/日,使用量达到70%,孵化催生了一批大型的国家级课题和项目,真正打造共赢和合作生态。
好时代+大风口要做能源智能化的领跑者
2020年,中国声谷如期实现“双千”目标,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至此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作为基地重点企业之一,中科类脑也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
自落户中国声谷以来,中科类脑在政策资金、研发投入、宣传推广、行业交流等方面获得众多支持。刘海峰表示:“我们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时代,也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风口,中国声谷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我们相信它一定能完成。作为国家级产业基地的一份子,我们将全力以赴完成我们的时代担当,争取我们的业绩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中国声谷实现‘十四五’目标添砖加瓦。”
“未来发展无限”。在奋斗的艰辛和荣誉的高光背后,刘海峰很平静地说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唯一的不变其实是“变”,他将和公司所有的员工一样,在能源智能化领域奋力向上、再创佳绩,“要做就做这一领域的领跑者,不做跟随者!”